
用塑料袋套碗装热食物对人体有害吗?
近日,某报记者根据读者反馈,购买了几款不同级别的塑料袋送到某食品药品安全研究所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不仅不合格的塑料袋盛装食物会带来危害,食品级的塑料袋遇到高温、高油仍会析出有害物质。权威专家建议,少用或慎用塑料袋盛装食物。
碗套塑料袋省去洗碗程序
读者报料称,他家小区楼下,一家小店售卖的早餐生意非常火爆。他发现,档主为了省去洗碗的环节,就将塑料袋套在碗里,然后直接将煮好的食物和热汤倒进去。等客人吃完后,档主将塑料袋翻转拎起来,连同剩下的食物一起丢掉,再拿出另一个塑料袋套在同一个碗里,循环使用。
白色的塑料袋非常薄,上边并没有QS标志或食品专用的标志。

摊档多用非食品级塑料袋
记者调查发现,城市街头,不少夜宵档、小吃摊都直接用塑料袋套碗盛装食物。一些客人如果要求打包带走,店主也会用塑料袋盛装。
在某国际酒店用品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品种繁多,价格各异。有食品专用标志的塑料袋和没有食品专用标志的塑料袋价格相差两至五倍。在一批发门店,一款白色的塑料袋没有任何文字标志,每捆(100个)售价4元。商家称,为了降低成本,这种塑料袋很受各种饮食小摊档的欢迎。
实验
火烧辨别塑料袋是否有毒

塑料袋中的美食究竟能否放心食用?对此,记者购买了几款普通塑料袋(PVC聚氯乙烯)和食品级塑料袋(PE聚乙烯),送到食品药品安全研究所进行测试。研究人员采用火烧检测法和高油温热熔性能检测法进行了两组测试。
火烧检测法:在专用实验柜里,研究人员分别点燃了PE塑料袋和PVC塑料袋,前者点燃后迅速燃烧,火焰呈黄色,燃烧时像蜡烛一样,有融化物滴落在地上;后者火焰呈黄绿色,有阻燃性不易燃烧,离火即熄。
高油温热熔性能检测法:PVC塑料袋在油温达到90
时,开始变形,随着油温的升高其成分也随之熔解;当油温超过100
时,PE塑料袋也慢慢开始软化变形,并随着油温的升高而发生熔化熔解。
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消费者可以凭手感判断塑料袋是否有毒:无毒塑料袋呈乳白色或无色透明,手摸时有润滑感;有毒的塑料袋颜色混浊或呈淡黄色,手感发黏。
提醒
慎用塑料袋盛装食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记者,食品级塑料袋盛装食品相对安全。但如果遇到高温高油,塑料袋中的重金属、塑化剂以及一些不稳定物质即会溶入食品中,对人体同样造成危害。她建议,少用或慎用塑料袋盛装食物。
还有哪些食品塑料产品对人体有害?西弥斯检测可以帮助您!

西弥斯公司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定了“创建优质服务,满足质量要求”的质量目标。技术方面由检验、检测各领域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实验人员组成,实验设备采用国内外高端仪器,确保数据准确,检出极限达到科研级水平。
检测产品:
热塑性塑料:
通用塑料: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
)、聚苯乙烯(P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
工程塑料:尼龙(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氨酯(PU)、聚四氟乙烯(特富龙,
P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
特殊塑料:“医用高分子”类的“合成心脏瓣膜”、“人工关节”
热固性塑料:
酚醛树脂(PF)、脲醛树脂(UF)、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PU)等;
改性塑料、再生塑料、泡沫塑料
塑料制品:塑料板、塑料桶、塑料管、塑料件、塑料杯、塑料棒、塑料片、塑料袋、编织袋、塑料箱、玻璃钢、包装材料、塑料容器、防水卷材、有机玻璃(亚克力)、尼龙制品、塑料零件、塑料薄膜、塑料玩具、塑料模具、医用塑料、日用塑料、汽车内饰件等。
检测项目:
理化性能:比重、硬度、刚性、密度、树脂含量、吸水性、尺寸稳定性等;
化学性能: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溶剂性等;
热学性能:比热、导热系数、热变形温度、耐燃性、自熄性等;
老化性能:臭氧、紫外老化、盐雾老化、氙灯老化、碳弧灯老化、卤素灯老化、寿命推算等;
成分分析项目:成分分析、配方分析还原、未知物分析、材质鉴定、失效诊断分析、对比分析、材料热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回料分析、分子量分析、图谱分析等。
